大船上上下下共三層。
第一層上麵人人都有自己的小閣房,每間小閣房另有專門的侍女在門房外等候,隻要有事盡管向侍女吩咐。
侍女不僅可以滿足你所需要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隻要價錢到位,侍女本人都能尾隨進客人們的小閣房。
總之是應了那句話,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要用腳,盡管扔大把的銀子往裏麵砸就行。
第一層除了讓人身姿浮想聯翩的侍女外,還有茶亭、酒堂,約上三五好友盡管來個不醉不歸,開懷暢飲便可。
此外第一層還設有瞭望水中景色的觀景台,可謂花樣百出,各色花活琳琅滿目,滿足登船觀佛的客家們各式各樣的需求。
第二層就不如第一層那般豪奢,不過各有各的好,第二層隻有著單獨的古樸房間,房間裏有一蒲團便再也空無一物,甚至連房門外的侍女也沒有。
想必船家此舉也是便於那些需要清淨修行的客人們所設,想的很是周到。
第三層就設置的無比簡陋,隻有一個供客人們站立的船艙,其他什麽都沒有,整個船艙布置的與大船船身那麽大,可容納數百人群在第三層船艙。
上下三層的收費標準又是不一樣,每層船樓的銀錢層層拔高,尤其第一層所需要的銀兩更是到了驚人的地步,比下麵二、三層多了不下數十倍,讓人不禁咂舌。
銀錢不同,服務不同,可謂應了那句話同命不同價。
陽生子二人顯然是在大船的第三層,本身便是窮苦人家出生,剛剛向船家小廝詢問第船樓二層的價錢,聽了所需銀兩之後頭也不會回徑直轉去船樓第三層,怎的要這麽多銀子,心疼不已。
陽生子從青瓦鎮帶出來的盤纏所餘錢財無多,再又是這西行途中開銷無數,捉襟見拙的很。
雖然第三層人群嘈雜之聲不絕於耳,可也沒有達到人擠人壓死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