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陽係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地球最近約為5500萬公裏,最遠超過4億公裏。整個星球呈現出橘紅色,看上去如同有火焰在星球表麵燃燒一般。幾千年前它被稱之為熒惑星,又或者戰神瑪爾斯星,以及其他一些名字。一直以來,人類在各種充滿奇妙想象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無數次的描述了火星的地貌和火星生命。然而公元1964年,水手4號探測器成功飛越火星,傳回了第一張火星表麵的照片,那是一個到處都是隕石坑、一片荒涼、一片死寂的世界。
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終於知道火星是一個大氣密度極低、溫差較大,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沒有生命的一顆星球。然而這些並不能阻止人類移民火星的夢想,終於從公元2415年開始,人類正式啟動了浩大的火星地球化工程。
華星河坐在前往火星的飛船上,耳中聽著百裏對火星的介紹,心潮起伏。吳剛果然信守承諾,很快就安排好了所有事情,於是華星河收拾妥當,在今天坐上了前往火星的飛船。方自如將工資結算給他後,便再沒有出現,也不知去了哪裏?原本還打算向這位不愛管事的老板道一聲謝,由於看不到人隻好算了,也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見到他。
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個月了,這期間對華星河的世界觀改變極大。雖然每日都有廚師的工作等著他,但更多的時候卻是通過網絡汲取各方麵的信息,了解著這個地球之外廣闊無邊的世界。於是,他產生了流浪星際,自由自在地在無限的星空中遨遊,見識不同的星球、星係、文明的想法,並把這當做了他的最高理想最高目標。
火星地球化工程開始於公元2415年,結束於公元2916年,曆時五百年才最終完成。在火星地球化過程中,直接催生出了“擬地環境模擬係統”,一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係統性工程,一個集所有科技於一體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