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一個人殺另外一個人的理由一般來說有三個,仇恨、金錢、生存。”周明把一般人的作案動機說了遍:“你的意思是凶手殺宋菲是為了生存麽?”
“宋菲發現了凶手的秘密,被凶手殺人滅口?”周明已經幫陳青把話說了出來,他自然明白陳青是站在四二三殺人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雖說這件案子有那打印紙作為證據,可以證明宋菲的死和三年前的案子有關聯,不過,他看了四二三的卷宗,上麵並沒有說明凶手動手殺人之後還留下信嘲諷警方。
現在之所以有這種舉動可以說經過三年的沉澱,凶手的犯罪心理發生了變化,但四二三案件早就已經結束,凶犯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若那個凶手真的嗜殺成狂,絕對不會潛伏那麽長時間沒有一點動靜。
“那打印紙上麵的消息出現的太刻意了,分明是想讓我們把目光放在那件案子上,先入為主,使得你的思維發生了混亂。”周明指正陳青:“你已經鑽進了牛角尖。”他覺得這件案子是一個知曉四二三案件內容的人做的,之所以知會陳青,就是為了讓陳青迷惑警方的調查方向。
想讓警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一件早在三年前就結案的案子的中,好為他爭取時間。
自從自己決定重新調查四二三案子,這種質疑陳青已經聽到不止一次了,他並沒有生氣,也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
見陳青麵色如常也不生氣,周明苦笑了一下:“我看能說服你的隻有你自己。”周明也是這樣的人,他不相信別人嘴裏麵說的話,隻相信自己的調查。
當年的案子在警校引起了轟動,現在警校的教員有不少都在用這件案子做實例講給學員,不說當年的人難以調查,就算是現在的這些學員,也很難調查。
“那照周警官這麽說,嫌疑人的範圍就太大了。”一個小警員吐了吐舌頭,今天晚上參加聚會的人都有殺人嫌疑,還有那些通知了沒有過來的人,以及宋菲做生意的時候得罪的一些商場大佬,還有一些追求宋菲無果的人,這些人都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