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方圓不知道幾十萬裏的昆元大陸之中,地處西南邊陲的彈丸小國,隻有區區幾千裏方圓的薑國,皇家貴族突起戰火,爭奪帝位。
戰火燒遍全國,處處民不聊生,高官顯貴的權力遊戲卻令螻蟻小民無以生計,唯有背井離鄉,四處逃難。
這一年,楊凡才滿十一歲,無奈之下,被迫和母親一同匯入那淒惶的難民流之中。
薑國的東北西幾乎都是凡人無法攀越的天塹高山,唯一的退路就是往東南的正陽國。
從東南邊界往正陽國,需要穿越一千多裏無人區的高山、河流和沼澤。
隻有拚死一博,跨過千裏的窮山惡水,就能達到正陽國,得到一線生機。
楊凡將近兩年的逃難,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其中的艱險、苦楚和磨難,如不親臨其中,很難深刻的體會。
在窮山惡水之中,千裏無人煙,喝的是露水、雨水甚至是汙水,一天能有一頓野菜充饑就已經是奢望。
更加令人恐懼的是,夜晚露宿在野林之中,無時不刻都要防備野獸的致命威脅,夜不安寐。
終日的膽戰心驚、饑寒交迫,又不知這種日子那天是盡頭,極目所盡之處,沒一地可生息。
百裏荒蕪,餓殍遍野,前途茫茫,無處話淒涼。
這種折磨對心誌精神的打擊傷害,尤其嚴重。許多人在身體尚未垮掉之前,精神上已經先崩潰了。
楊凡當時隻有十一歲,能一路挺了過來,除了母親的拚死護衛,楊凡靠的是日漸堅韌無比的神經,每天都在成長的心誌,從驚慌失措,到逐漸冷靜,然後慢慢的鎮定應付各種困難危機。
楊凡所經曆的是怎樣一種心理曆程?一直到了心如止水,強韌如鋼。
就是這次極其悲慘的逃難,讓楊凡的心神意誌得到萬般的磨練,從而開始從心誌上奠定了楊凡的輝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