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家枝繁葉茂,打我太爺爺那一輩起,家裏就盛出男丁。我爺爺有兄弟五個姐妹三個,幾個兒子也特別能生,幾乎每家都不止一個兒子,到我這輩的時候,除了我家隻有我一個獨生子外,其他的幾個叔伯都各自有兒有女。因此每年年底回村子裏聚會的時候,我們老沈家的席麵都蔚為壯觀,堂兄弟堂叔伯加起來將近三十號人。
我算是老沈家的一朵奇葩。
因為太爺爺的關係,家裏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幾乎都是投身軍伍,往往高中沒畢業就通過家裏的關係進了部隊,待上幾年後轉業回家,幾個堂兄弟基本上都在縣上吃公家飯,成功發揚了老沈家為國獻身的優良傳統。
當我的堂兄弟們都在老家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我卻因為對讀書情有獨鍾,竟在高中畢業後選擇了報考本地的一所重本—寶安大學,學得還是極為冷門的考古專業。
當年我報考大學的舉動,可以說在老沈家引起了極大轟動,那幾天我的幾個叔爺爺伯爺爺、叔叔伯伯,幾乎輪番帶著三姑六婆上門來勸,試圖讓我放棄這個非常不理智的舉動。
在他們看來,進入隊伍鍛煉幾年,然後轉業回來吃公家飯可比什麽上大學強太多了,這個老二家的兔崽子肯定是豬油蒙了心,不行,必須罵醒他!勸說的態度可謂十分堅決。
就連我那一向好脾氣的爸媽都差點被說動了,還好最後老爺子發了話,說老沈家好不容易出一個文人苗子,你們這些腦子裏缺根筋的卻想禍禍了,是不是有毛病?都給老子滾!
於是我家終於清靜了。
時光匆匆,一晃四年。
……
“八爺,這是個宋朝的玉佩啊。”吉祥齋裏,眼鏡放下手中的玉佩,對我驚訝道:“看這雕刻的手法和風格,應該是南宋中期到後期的物件。”
我有些意外,又有些驚喜,拿起玉佩細細磨砂著,腦海中不由泛起極久遠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