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汗血馬被盜!”
杜周[1]聽到急報,麵上不動聲色,嘴角卻不禁微微抽搐。
去年,漢軍西征大宛,奪得的汗血寶馬一共才十匹,[2]天子愛如珍寶。
杜周身為執金吾[3],掌管京城巡邏防盜,自然首當其責。他略一沉思,隨即吩咐:“關城門,搜。”
左丞[4]劉敢領命下去,急傳口諭,調遣人馬。
杜周則獨坐府中,拈住一根胡須,不停扯動,令其微微生痛。他胡須本就稀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但每逢大事,倘若沒辦好,就揪掉一根,引以為戒。好在為官多年,一共隻拔掉幾根,都存在一個盒子裏,妻子都不知曉。
不久,衛尉與太仆[5]一起趕到。兩人失責更重,無比惶急。杜周平素不愛多語,仕途之上,多講一個字,便多一分危險。見二人失了方寸,他微有些鄙夷,更知道這馬若追不回來,兩人必定會推諉罪責,因此越發不願多語,隻道了句:“莫慌,等信。”便請兩人坐下,靜待消息。
不多時,信報紛至遝來——
“十二座城門盡都關閉!”
“長安八街九區、一百六十閭裏,盡數封閉,已在挨戶搜查![6]”
“盜馬者為未央宮大宛廄馬卒,名叫朱安世。”
“朱安世盜取了宮中符節,才得以帶馬出宮。”
“西安門城牆下發現汗血馬禦製鞍轡!”
“西安門門值報稱:清晨城門才開,有一軍吏身著戎裝,單騎出城!那馬渾身泥汙,但身高頸細,腳步輕捷。”
“四年前,朱安世因盜掘皇陵,被捕下獄,適逢征發囚徒,西征大宛,朱安世免於死罪,隨軍出征。他因善馴烈馬,被選為天馬侍者,護養汗血寶馬。大軍凱旋回京,宮中新增大宛廄,朱安世留在大宛廄中為馬卒,仍舊護養汗血寶馬。”
* * * * * *
天漢元年[7],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