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我所料,很快我們就從祭台四周,找到了一些祭祀坑。
這些祭祀坑當中,零零散散著一些骨頭,有人骨,也有獸骨,從這些骨頭表現上看,年代久遠,鈣化嚴重,有些人骨上明顯看得出死前經受過折磨。
看著這些白骨,我們都沉默了,眼前似乎能夠看到幾千年前的血腥場景。
可我這邊還在感慨,一旁的劉明德卻居然盯上了祭祀坑裏麵的東西,他跳進一個祭祀坑,摸上來一個陶罐。
我真的是服了這貨,陶器這種東西根本不值什麽錢,哪怕是北魏時期的陶罐,有沒有人收都是個問題。
棒槌見了,也忍不住譏諷道:“你真的是窮瘋了,上麵那麽多玉器你不去撿,跑這死人坑裏麵撿個破罐子!”
“你們知道啥!”劉明德居然還教育我們,“一點眼力勁都沒有,不知道你們跟誰混的,這叫陶魂倉,可是上等貨色!”
陶魂倉?我聽到這個名字,不由得愣了一下,魂倉這玩意兒,流行在商周和漢朝,之後就很少見了。
一般魂倉是放在死人棺材板下麵,倉中裝滿五穀雜糧,寓意是人死之後,到了下麵依舊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吃到五穀雜糧。
隻不過魂倉多為陶器,不易保存,市麵上很少能看到完整的魂倉,但確實如劉明德說的,一個魂倉弄出去,要是碰到識貨的,確實是能賣個不錯的價錢。
我猜劉明德這幫人跟港島那邊很熟,因為我聽爺爺提起過,魂倉這東西,也就港島那邊一些所謂的風水師喜歡收。
那幫人都是有錢人,聽說哪裏出了魂倉,都會出高價收購,說是這東西能幫他們做法事!
看劉明德興致勃勃的樣子,我知道沒法勸,隻能讓他趕緊把東西拿了走人,別讓那些山鬼察覺到就糟了。
劉明德摸了陶魂倉上來,一副吃力地樣子,嘴裏念念叨叨著:“臥槽,咋這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