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鬆尋思自己也沒什麽格外要買的,便隻掏出了枚一元鎳幣,夾在配給證裏交給軍需官,說道:“我就搞瓶啤酒,沒其他的。”
這個擼/著袖口、半截手長滿茂密黑毛的軍需官,把沈如鬆的配給證翻到對應的酒類配給卡一頁,撕下一張,然後從紮成捆的酒劵裏抽了張給沈如鬆。
這下子荷槍實彈的憲兵才真正放進了沈如鬆。
沈如鬆嘀咕了兩句,他覺得有點麻煩又沒辦法。自古以來軍隊嚴禁飲酒,煙草可以隨便抽,而且定量配給。酒?別說烈酒了,啤酒都不允許,他想多買也沒轍,校官以下,一月限購三瓶啤酒,且不可累計。
夜市估計是開在某個舊飛機廠裏,沈如鬆擠在人群裏都能看到頭頂上吊了架單翼飛機,嗨,估計真是,他發現一個貨攤就是用拆下來的機翼當展台用。
沈如鬆跟著人流走,路過了一個個水泥基地打成的攤位,這裏的貨主穿著沒銜章的迷彩服,一問才知道是掛基地戶口的軍屬,她們的配偶要麽是附近的國營農場工人,要麽是基地直轄部隊的軍官。
賣的東西遠遠談不上豐富,和琳琅滿目更是毫無關聯。一半是食品,幹貨居多,比如說魷魚幹、蘑菇條、煙熏肉,或者就是罐頭。在這兒買的話,價格比軍人供銷社更貴,但是不必花配給劵,不過僅限於軍人,若是農場工人來買就得花寶貴的配給劵了。
其他大多是手工藝品,例如貝殼項鏈、小型動物的皮草、石雕、骨笛等等,都是延齊這塊的特產,適合寄給家人做禮品。
剩下的就是軍隊刻意放出來的舊貨嘍,盡是衣帽鞋襪,和地下城市場的毫無二致,不過統一成了藍、灰、黑三色,亮色一概沒有。怎麽,在軍隊打扮給誰看?這是穿來消遣的,頂多年節聚餐給穿著舒服舒服,平時發三套作訓服、一套禮服、一套常服還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