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
話音剛落,夏小源便猛然掀開隧道口鐵蓋,旁邊士兵立刻扔入兩枚震撼彈,鎂粉炸燃,爆鳴之際,數名戰鬥工兵當即躍入。
軍靴踏過薄薄一層積水,頂著九連環震撼彈餘威,三名全副武裝的老兵展開盾牌,彼此遮護,槍燈刺破黑幕,直透幽邃盡頭。
“安全!”老兵們叫道,旋即防禦住入口。
新兵們順著鏽蝕鐵梯爬下,甫一落下便加入到盾牆陣,跟隨豎起盾牌將隧道占滿,體魄強健者頂在最前,作為前沿突擊手承擔最多壓力,握著長度較短的80式無殼彈步槍,直接架在盾牌中部的槍口上。
稍後方,是帶班用機槍的機槍手,他們緊緊壓住突擊手,槍架在盾牌上或是幹脆垂下,但必定有一條手臂推著前方隊友肩膀,增強他遭遇衝擊能力。
基站下隧道殊為寬闊,足以並行兩輛吉普,而非尤其狹窄的室內地形。再保持平推陣勢反而會浪費火力,在確認牆壁堅實後,不會被側襲後,方才變組。
盾牆陣散開,化作標準的四人戰鬥小組,突擊手壓低身子架住盾牌,後邊的機槍手與支援手一左一右側身在突擊手旁邊,如同一個楔子,最後一名槍手則攜帶了更多的普通彈藥,或是擔任臨時醫護兵,並負責觀察後方情況。
三個戰鬥小組,十二人,並未以雙縱隊的形式前進,而是呈“品”字型前進,他們不麵對持熱/兵器或遠程火力的敵人或獸群,故而是“品”字形的楔子陣,更能發揮火力並梯次承受獸潮衝擊。
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下意識地側斜過一點身子走路,盡可能讓身軀投影麵積減小。雖然說清剿變異獸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開槍、前進、破門、丟雷,但這些經曆過廢墟血戰的曆戰老兵,很明白在危房或者是畸形種巢穴中,犯了細節錯誤的下場。
沈如鬆滑下鐵梯,朝著頭頂上的兄弟比了個大拇指,他沒有打開槍口下掛的燈,而是打開了較柔和些的腰燈。數十人的進入,帶來的光芒徹底照亮了這條曆時百年而基本完好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