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銀圖:天國密令

第16章附錄小說是時間的藝術:從敘事視角到時間軌跡

孟繁勇

閱讀本書,讀者自然會感覺到故事的不同,我想說的是,本故事是用時間軌跡的手法創作完成的,用這種手法創作的故事超級好看。那麽,什麽是時間軌跡?這就需要厘清一個重要問題,小說是什麽。

我認為,小說是時間的藝術。在小說的世界裏,時間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統治文學世界所有一切的國王。

關於時間在小說中的存在

對於文學所表現的時間,一種解釋為感知世界過程中的心理時間或者生活時間,比如以喬伊斯、普魯斯特的作品為代表的意識流小說——這正是時間通過感知的方式被理解的局限性。

在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中,客觀的時間和自然的時間(包括宇宙時間與曆史時間等等),在時間的發生過程中刹那即逝,難以被抓住。導致的結果,便是文學在表現自然時間與客觀時間時的無能為力,似乎隻能以心理時間或者生活時間進行記錄——比如,在意識流小說中,一瞬間發生的事情,就需要用大量的文字進行還原。文字相對於時間,容量太小,很容易滿溢。

也就是說,如何感覺時間和如何理解時間,是兩個問題的方向。我們的世界被時間統治,而對於時間理解的偏差及時間的深不可測,為我們理解世界為什麽以某種姿態存在,而不是另一種狀態存在,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在此情況下,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什麽情況下時間才可以存在?它的存在方式又如何呈現?

如果任何存在無時間性,那麽我們隻能得到一個結果:宇宙從未開始,世界就此終結。正因如此,當我們說到存在的時候,理解就出現了偏差。實際的情況是:從時間的意義上討論存在,我們討論的就是一個缺乏時間內涵的存在。而把存在的現象,如日出日落、開花結果等理解為時間的維度,事實上那隻是主觀意識中時間的空間化,而遠非時間的真相。也就是說,當用時間標誌事物發展的某一個位置(或者階段),我們得到的結果,實際上隻是將時間空間化了——這恰恰是導致我們對時間問題迷惑的根本原因之一。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