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語戮

第三十八章 畫外有畫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夏日的離亭遠離了它在詩裏的意象,遊人如織,熱鬧非凡。左漢試圖分開密不透風的人牆,擠入亭內,可惜蹭出一身汗來也未能如願。他在亭前歎口氣,舉頭望向這並不高大,卻承載著太多故事的亭子。在這些故事裏,有**離愁別苦,也有天災人禍國計民生。

“利涉大川。”

這是亭上能看到的唯一墨跡。他不禁想起數月前的離亭詩會,想起金館長對黑白無常兩位詩人解釋為何此處沒有楹聯,為何寫了“利涉大川”。想著想著,他看見亭邊一株古鬆龍姿鳳儀,心有所動。正愣神間,又見一群野鴨怡然遊向亭來,數對鴛鴦穿遊其間。

這一刻,仿佛《富春山居圖》活了過來。他感覺自己已是畫中人。

“利涉大川。”他的目光再次聚焦這孤零零的四個字。是真的內含深意嗎,還是自己想多了?左漢搜腸刮肚,想不明白這四字究竟能和本案扯上什麽關係。

水?木?

“利涉大川”四字曾多次出現在《易經》中,具體有多少次,左漢沒有專門數過,但他知道有好多次。

忖了半晌沒個理會,他索性拿出手機問百度。然而,當屏幕顯示出這個詞的幾個出處後,左漢隻恨自己沒好好把文化基礎打牢,沒早些想到那一層聯係。

同時,他也感覺天塌了。

“利涉大川”,是《易經》六十四卦的一個常見卦辭。但在諸多卦名中,有一個卻極其紮眼:

“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這是第五十九卦——渙卦。

蘇渙,這是左漢最不希望麵對的嫌疑人。若無此事,他會是自己一生的好導師,好兄弟。

在血畫中暗示自己的身份,換了別的凶手,左漢定會評價一句“囂張”。可在蘇渙這裏,他發現自己竟什麽話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