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語戮

後記

沒有想到《畫語戮》能被印在紙上出版。這和在紙上畫畫還不大一樣。畫好了展覽給人看,卻總有撤展的時候;一撤展,仿佛一切就結束了。而寫出一個故事並被印出來,無論書今後存在與否,那個故事便仿佛彌散在空氣中,或者存在於某人的記憶裏,並沒有真正消失。所以盡管捧過看過不少別人的書,但見自己的書行將付梓,還是能預見拿著它也許會令我上頭。

為了避免這種無意義的上頭,繼續清醒地生活,我決定不用自己的名字,而是取了個馬甲,沙硯之。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筆名的來曆吧。我小時候最早學的是山水畫,而沙硯的偏旁分別是“水”和“石”,正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基本要素。古人雲“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說明作畫不隨意下筆,卻也道盡山水畫的層層鋪染,良苦用心。而“沙硯”兩字的右邊,分別是“少”和“見”。少見,是一種對自身的提醒。世界廣大,學海無涯,在天地與文明麵前,即便一代宗師恐怕也隻是小學生,何況我這個真正的學生。我想提醒自己對藝術的初心,以及自身的淺薄,於是便有了這兩個字。然而一位好友甚至覺得這還不夠“裝腔作勢”,進一步勸我再“之乎者也”一番。

有緣看完這個故事的朋友也許會發現,這並不是一本專注推理的小說。每位作者都有自己創作的原點,有人因為想到看到一個讓自己興奮或感動的故事,有人因為腦子裏突然蹦出一個有趣的梗或點子,有人可能就想寫本懸疑作品,具體內容容後再議。在《畫語戮》還是一片混沌的時候,我隻是畫畫有感,突然想寫一部關於藝術的小說。它可以是懸疑,可以是奇幻,甚至可以是言情。最終選擇懸疑,也許是因為當初的某個時刻,我自己也被一個尚且朦朧的五行殺局的精致形式感所折服,於是大腿一拍,寫。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