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我一跳!”半夜起來,梁文靜赫然看到坐在沙發上“看風景”的梁書宇,“你幹嘛呢?”
“看風景啊。”
“看風景去別的地方看。”那外麵不是有個死人嗎!
“我們家還有別的合適看風景的地方嗎?”除了客廳這個大落地窗以外。
“好像是沒有。”梁文靜嘀咕著,“那你也……”然後她發現了另一個事兒,“你又在抽煙!”
“哪有。”煙早就被他丟了。
“……”
2032年9月27日,大雨。停電第5天。
大雨一連下了好幾天。
極光在停電第二天中午消失了,它一消失,就感覺太陽也被它劫走了,接下來的很多天都見不到一絲一毫光。
陰沉沉的大暴雨,把這個城市壓縮在漆黑的天地之間,像塊巨大的墓地。
但多數人的心情是不錯的,並沒有因為連續的大雨和停電造成恐慌。
去年歐洲大停電的事情是一個共識,幾乎人人都知道。有了這個先例,人們心中對太陽風暴都有個概念在,他們隻害怕未知的事物,對於已知的事,他們“見怪不怪”。
當然了,縱然停電的社會沒有網絡,沒有電子遊戲,沒有電視劇和綜藝,但起碼不用上班,不用擠地鐵擠公交,不用挨老板罵。
如果工作單位好一些的,沒準這場停電過後還有薪資補貼。相當於帶薪休假呢。
就算工作單位一般的,國家也會出台相關措施,起碼社保費用會減半好幾個月吧。
所以說多數人的心情都不錯,而心情不好的那些,都是社會底層,做一天吃一天那種。在這個常住人口高達一千三百萬的城市,中產以上很多,貧困線上的則更多。
梁書宇畢竟不屬於那一類人,因此並不能體會貧窮者的辛苦,隻是知道去年歐洲大停電,死得最多的都是窮人。
網上還有人曾戲稱這是對“社會垃圾”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