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禁區之雄

第三十章 和哈根的對決

隊內對抗賽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麽戰術可言的,主教練也不會分別對兩支球隊進行指導,基本上就是按照平時訓練時的東西來打。

主力組這邊,克爾紮科夫和帕諾夫都是速度型的前鋒。兩個人個子不高,科爾紮諾夫身高一米七六,帕諾夫則身高一米六六。所以主力組的主要戰術肯定是走地麵了。

而在替補組這邊,由於有身高一米九二的陳英雄這個高點,所以替補組選擇了走邊路傳中,打高點的路子。

和主力組複雜的配合比起來,替補組這邊顯得簡單的多。

球員們拿到球之後,就直接打邊路,或者長傳找陳英雄這個高點,讓他把足球擺渡下來,給後插上的隊友們。

而在主力組那邊,克爾紮科夫和帕諾夫風格雷同,技術特點相似,導致了兩個人的位置重疊,互相幹擾,而隊友們也不知道該怎麽和他們配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自然會選擇比較熟悉,默契好的隊友做配合了。於是克爾紮科夫成了最受歡迎的人物,足球一次次送到他腳下。

在替補組這邊,因為隻有陳英雄一個前鋒,所以足球最後總是要送到他腳下的。

他表現的機會要比帕諾夫多多了。

替補組的隊友,烏克蘭後腰奧利山大·戈爾什科夫(Olexandr_Gorshkov)把足球往前長傳,直接找陳英雄。

陳英雄發現“空霸”這個天賦不僅能夠作用於射門的時候,隻要涉及到用頭,都有用!

他判斷好落點,倚住了他身後的韓國後腰李浩,沒有急著起跳,而是在觀察周遭的情況。等足球快到了,他才猛地拔地而起!

陳英雄本來隻是倚著李浩,就已經讓他很難受了,這個身高一米九二,體重九十三公斤的龐然巨物全力壓上來,讓李浩咬緊牙關才能勉力支撐。他全部的力量都用在對抗陳英雄的體重上,當陳英雄猛地撤力跳起來的時候,李浩竟然往前衝了一步,哪還有時間去跳起來爭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