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鬆縣福利院,離縣城中心大概有十幾餘公裏的路程,以前作為一家福利機構專門收養一些流浪兒童的地方。也是風月待了十幾年的地方,即使是在上學的時候沒有經濟來源的風月還是一直住在此的。
由於建國過後局勢趨於穩定,國力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流浪的兒童也是越來越少了。對於福利院這個機構慢慢的也是變的可有可無,經費什麽的也就慢慢變少了。風月他們那一批二十餘人的流浪兒也算是這福利院最後一批了吧。
經曆了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此時的福利院也是顯得有些破敗,兩排破舊的二層小樓,一棟三層樓高的禮拜堂,這是福利院裏所有的建築了,由於經費的減少,在福利院加上院長在內三位員工也是在福利院空地上開辟起了一塊塊小農田以自給自足。
福利院外圍的鐵欄杆圈出的範圍也是不小,也顯示出了當年政府對此方麵的重視。隻不過如今的鐵欄杆已經是鏽跡斑斑了,很多鐵欄杆上都是爬滿了爬山虎。也隻從中間稍微新一點的鐵大門還算是能看點,顯然也是前幾年換上的。
不過福利院的偏僻和人煙稀少也使得這裏的人躲過了一難,也有不少從縣城往這個方向跑的人群也是跑到這裏來避難。這也使得老院長知曉了外麵如今的情況。如果再把周圍圍牆和大門修整一番,裏麵有著自己的農作物又能則給自足這裏將是一個完美的世外桃源。
雖然是下午,由於已經沒有燈光了福利院禮拜堂院長辦公室還是顯得有點昏暗,院長拿起兩根蠟燭慢慢的點起放於辦公桌兩旁,兩根明晃晃的蠟燭就在桌子兩邊,燭光在微風的吹拂下一晃一晃的,照的人影也是跟著晃動了起來。一個微躬的人影顯在牆上顯示出了院長的老態。
對於多來的十幾個人院長也是好心的讓他們留下,安排在了以前風月他們住的房間裏,福利院有多少年沒有這麽熱鬧過了,自從風月,風蕭,宋磊等人的離去能在福利院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