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選秀大會,爵士第一輪挑走了6尺11寸高、NBA史上著名的第六人、喬幫主在北卡州立大學的校友瑟爾·貝利,第三輪選擇了後衛鮑比·漢森。經曆了九個失敗的賽季後,這支球隊在它的第十個年頭終於迎來了收獲,在早熟的貝利帶領下,這支球隊以45勝37負的成績拿下中西區頭名,當時這支球隊遭遇著傷病折磨,而且沒有球星,但依然衝進了季後賽。
爵士隊的這一衝就是21年,在這21年裏,他們再沒有離開過季後賽,依靠黑白雙殺馬龍和斯托克頓,這支球隊一直讓聯盟聞風喪膽,即使是巔峰時期的壞小子軍團,見了這個高原上誕生的霸主也得打怵三分。
21年裏,爵士隊糾集了一幫鐵骨錚錚的硬漢,用高原漢子的強硬作風在聯盟裏南征北戰,他們是少有的常青樹,也是少有的更衣室和諧的好球隊。馬龍和斯托克頓都是球場下的紳士,在兩人帶領下,這支球隊一直在健康的飛奔著。
斯隆站在球場畔回想往事,削瘦的麵容仿佛刀刻斧削出來的一般,有著一種冰冷的滄桑感。他仰視著球場上空飄揚的球衣,目光中流露出緬懷之色,在那上麵,一麵7號球衣和一麵12號球衣如同旗幟。
手持鐵血大旗的爵士從未獲得加冕為大帝的機會,這支球隊如同雄鷹,嘯傲在天際,逆風飛揚。
“21個賽季,21個賽季···”斯隆喃喃的說道,眼神慢慢有些黯淡,季後賽記錄可能就此終結了,盡管目前他們隻落了丹佛人半個勝場,但今天之後就會變成一個。他是個明白人,底特律活塞隊讓他清晰認識到了差距,華本就像馬龍和斯托克頓的結合體,他能承擔一支球隊核心的重擔。
沒有人去打擾斯隆,這是名帥的威嚴,同時,球隊的老球員們也在沉思,他們曾經曆過擁有斯托克頓和馬龍的光輝歲月,馬上這光輝歲月就會終結,怎麽能不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