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邱姐的話說,選秀節目,重點是在一個“秀”字。要好看,要有話題度,同時又要能保證公司的收益最大化,巔星娛樂在舉辦第一屆海選時,就嚴格遵守了上述準則。盡管從表麵上看,總決賽票數公布的當晚,才正式選出了前四名組成STAR組合出道,但實際上,這個明星組合的人選,早從許久之前就已經在暗中敲定。
“除了個別人物格外突出,火遍網絡,剩下的選手支持率其實相差不大,數據都可以調整。”邱姐很坦誠。當時最火的無疑是祁梵,那張臉從海選時候起就吸引了大批海內外的支持者,如果他不能出道,一定會有人質疑比賽的公正性;
第二個確定的人選是林泉,他的票數很高,一大部分是來自他父親的勢力,這在圈中也不是秘密,再加上林氏集團本來就是那屆比賽的冠名商之一,林泉出道也是順勢而為;
第三個確定的是布雷,他的個人特色鮮明,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明顯優於其他選手的說唱能力,這對於當時流行的音樂組合來說是一個很強勢的優點。
然而這三人確定之後,還差一個人選一直定不下來。巔星娛樂的戴老板親自跟邱姐商量,兩人都覺得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有原創能力的人。畢竟“原創才子”是當時樂壇上的亮劍一把,如果這個流行元素不能體現出來,這屆選秀無疑就有了遺憾。
戴老板暗示邱姐:“如果沒有合適的,我們就造一個。”他指的是挑選一個聽話的人選,再為他安排一個妥當的槍手。但邱姐想得更多。“造星”不難,這年頭隻要錢給得到位,多麽高級的槍手都能請來。隻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他們需要找到兩個真正相互契合的人,一個甘作另一個的“影子”,兩人共同成長。這樣的共生關係更容易維持長久,也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