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律,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國粹之一。
伯牙絕弦,終身不複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戰國師曠,當階撫琴、玄鶴起舞,那是何等美妙;大漢蔡邕,聽琴倒履,又是另一番境界;而晉代之《廣陵散》,更是絕響人間。
曆朝曆代,琴音琴律都有著動人的傳說,《王朝》也不例外,而琴律之高深境界,正與武學、文墨、棋藝、書畫的原理相通。
琴音仙子的第一首曲子顯得很歡快,聽上去說不出的悅耳動聽,而且彈奏之時,大廳池中隱隱呈現五彩漢字,顯然是係統來為其添詞作賦,縱然是再不懂音律的玩家,置身於此情此景之中都能雅俗共賞,配合琴聲都能感覺十分愉悅:
“青青河邊草,豔陽高照,花也含笑;花香飄,綠水繞,風也輕搖;路途遙,山高水遠,路迢迢,雲飄渺,與天比高,壯誌氣豪,不曾輕狂枉年少;看那百花爭相妖嬈,看我長劍出鞘,傲笑江湖直衝雲霄……”
此刻除了張赫和白馬公子無心聽琴外,其餘的人可說都在仔細聆聽,都被這等曲子所深深的吸引。
白馬公子無心聽琴是因為肚子裏的那團火始終壓不下去,因為從百市集到這裏,別看張赫像個鄉巴佬似的,但每次吃虧的都是他。
而張赫聽不進去是因為他一向不喜歡附庸風雅,要說什麽天籟之音對他來說根本是對牛談琴,還不如雲南高格調民間山歌吼著過癮。
而琴音仙子的第二首曲子就明顯沒有第一首那麽歡快了,不但節奏極慢、而且每一弦都彈得十分用力,全場充滿了一種壓抑的氣氛,每個人都覺得胸口有塊大石壓著,似喘不過氣來。
這頓挫抑揚的琴音仿佛撥撩著每個人內心最負麵的情緒,此刻白馬公子就有這種感覺,一抬頭看見五樓張赫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的火氣就又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