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茶樓打三圈的時候,聽到一些老前輩,議論著九十年代初,氣功熱潮的事兒。
什麽氣功化解瘤子,氣功延長壽命,氣功撲滅大火,講得是有板有眼。
沒想到,我當初都不信的東西,現在居然還有人信。
九十年代初,我已經沒再跑江湖,就在西安的一個小縣城裏,經營著一家當鋪。
我不信氣功,是因為我的當鋪撈的也是偏門,說白了,就是靠眼力勁撿漏的營生。
宋代的吊兒錢,唐代的陶三彩,商周的青銅器。隻要我看上眼的,都會想方設法盤下來。
古玩界有幾大門脈,分別掌眼書畫、瓷器、木器、明器、金石。
這幾家門脈能人輩出,但我辨老分新的本事兒,卻來自我們老胡家。
我家往上三代,都以搗騰古玩為營生。
我的爺爺,在南京城朝天宮擺了半輩子地攤。
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
京都我沒去過,但朝天宮的古玩市場,那是滿街琳琅物,單單轉一圈,都能把人看疵了眼。
我爹就不同了,做了半輩子人民教師,對我爺爺搗騰古玩的行當是嗤之以鼻。
不過我很好奇,我爹並沒有攔著我進入古玩界。在我告訴他,我要跟著小叔學搗騰古玩的本事兒後,他出奇的平靜,隻是叮囑我要看著點小叔。
所以我的本事兒並不傳於我爹,而是傳於小叔。
小叔隻大我八歲,我爹讓我看著他,是因為他打小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刻都閑不下來,在我們鄉下的時候,犯過無數偷雞摸狗的混賬事兒。
爺爺看出了小叔是個撈偏門的苗子,也就把他帶進了古玩界。
至於我進入古玩界,一是因為爺爺和小叔都在搗騰古玩,二是因為我看什麽都特別清楚,也就是俗稱的眼尖。
後來小叔察覺了我的眼力勁,又告訴我,搗騰古玩能讓人一朝發財,洋房洋車洋老婆,好不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