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曾懷明卻說了一句讓韓青黛不愛聽的話:“青黛,27歲不談戀愛有很多原因,你也27歲了,你也沒有談過戀愛。”
韓青黛剛要解釋什麽,話剛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沒有解釋的必要,一旦解釋,最終會導致曾懷明又說一大堆車軲轆話,這跟案情本身也沒什麽關係,私人的東西沒必要牽扯進來。
韓青黛不接曾懷明的話茬,反倒是說:“我想說的是,這個凶手會不會是章柳無法公開的男朋友?”
王逸柯猜測:“這麽說來,極大可能還是情殺。”
報告最後闡述了對凶手的側寫:嫌疑人男性,年齡應在30歲到40歲之間,有犯罪史但沒有案底,此次作案與上次作案相隔時間較長。之所以定義這個年齡段,是因為從現場布置的方式以及相關行為決定的。成熟這個概念雖然因人而定,但心理學上男性的心理成熟年齡為30歲。
嫌疑人工作和生活穩定,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成熟穩重,謙和大方,但實際上非常自負,以自我為中心,有控製欲,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不排除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
也是因為得出這樣的心理側寫結論,才認為凶手肯定沒有同謀,因為這類人不會與人合作。
韓青黛看完報告後,腦海裏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一張麵孔——桑落。如果桑落沒有不在場證明,那麽所有的側寫都符合他。而且章柳死前所服下的那種藥物,恰恰也是桑落正在服用的。
真的有那麽巧合嗎?
王逸柯道:“我推測,凶手應該是有家室的男人,而且無法離婚,極大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成功與妻子娘家有直接關係。這個人不愛妻子卻深愛章柳,加上本身有精神病,在與章柳發生衝突後,一時衝動將其殺死。”
曾懷明皺眉看著王逸柯:“你今天怎麽了?盡說胡話,你剛才說的那些毫無邏輯可言。光是那現場的布置,還有選擇的行凶地點,就可以看出凶手早有預謀,絕非**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