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殿之上,參加朝會的大臣早已經就位,皇後白漫傾也已經落座於寶座台,但龍椅上卻是空****的,未見劉子洵的身影。
底下的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皇帝雖然被架空得一幹二淨,但一直以來,皇帝都在想方設法奪回話語權,從未缺席朝會,哪怕染病在身,也會堅持上朝。
今日皇帝怎麽不見蹤影?
是皇帝出事了嗎?
有人看向李宇文,覺得是李宇文下手殺害皇帝了。
這時,太監急匆匆地從祥和宮走了出來。
太監穿過長長的走廊,走進大殿,站上寶座台,扯著嗓子說道,“皇上口諭~”
眾人隨之下跪。
“朕偶感風寒,龍體欠安,今日朝會,諸位王公大臣自行商討國事,一切事務依照諸位商討結果處置即可,切勿因朕耽誤國事。”
李宇文聞言,不由地皺眉,平日的朝會,說白了就是他這一派與白漫傾一派在爭吵,雙方都在明目張膽地威迫勒索著劉子洵做出有利於自己一方的決定。
現在劉子洵不在,他們威迫勒索誰去?
自行商討?一切事務依照商討結果處置?
兩方劍拔弩張,積怨已深,利益寸步不讓,怎麽可能商討出結果來?
白漫傾也意識到這一點了,不由地皺眉,她本來打算今天逼劉子洵同意戶部撥款一千萬兩補充其父白濤掌控的邊軍軍備物資,戶部已然被白家把控,現在隻需要劉子洵點個頭罷了。
但現在看來,這事今天是辦不了了,李宇文一派肯定會拚了命地反對。
果不其然,朝會還未過半,大殿裏已經吵得不可開交,雙方吵得麵紅耳赤。
白漫傾與李宇文兩人隻能作罷,提出結束今日的朝會,打算有什麽事等明日的朝會再說了。
然而,還沒等到第二天,劉子洵淡定地留下一份聖旨,在當天下午浩浩****地出宮去了,特意還帶上李宇文的三兒子,也就是皇宮禦前侍衛統領李天賜,當然,劉子洵可不敢隻帶李家的人,也帶上白漫傾安排在身旁保護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