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昌元年,三月三日。
晨曦之光穿透薄霧,新的一天開始了。周淩雲早早的離開宗門,向著一個未知的世界出發了。
此刻他一身白衣,獨坐扁舟之首,順著濤濤舉水河流,隨波逐流。
龍牙山下,舉水河流,乃大江源頭。從此順流南下,經大寒,過江東,可直入大海。
入龍池之境,他倒是想直接飛去南海。可惜這龍池之境的禦空,不過是一去二三裏,離地四五丈。此去珊瑚海幾千裏之遙,他的真元遠遠不夠用,就算李無塵恐怕也沒有足夠的真元,能夠禦空至南海。本來也可以走陸路,但是他還是選擇了走水路。
一來,這寒冬已過,舉水冰封已開,水路通暢快速。二來,他擔心陸上行走,會碰到一些不得不插手之事,從而耽誤了行程。
周淩雲閉目盤腿而坐,隨著扁舟上下起伏,浩然正氣體運轉,神遊天地之外。滔滔江水,晝夜不停,大河兩岸,群山飛逝而過。
時光如水,南歸不返,不知已過了多久。扁舟已過大寒,入了江東地界。發源於雲中郡的釜川江東流至此處與舉水河流相匯,形成大江。
他正沉浸在一種玄而又玄的境界之中,體內的兩個氣海之中,一住柱藍光,一柱紅光,交相輝映。光柱之下,丹田、中脘氣海中,真氣之泉水慢慢的流淌。體內充沛的真元,漲的他感覺經脈像要裂開。
一入大江,水麵陡然開闊數倍,越往下走,地勢越來越平,兩岸的山川就越來越少了。但是江中的,星星點點的小船卻多了起來。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一艘小船不緊不慢的跟在了他的身後。
周淩雲的扁舟,無帆無槳,後麵的小船跟的毫不費力。順流跟了十幾裏,小船轉了個方向,向江裏拋了張網。外人看去,肯定以為這是兩岸的漁家之人。但是他知道,又有一艘小船接替了上來,繼續跟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