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可惜我倆一腔熱血,滿腹經綸,卻無處發揮,嗚呼哀哉!”
李瑁笑道:“我可是看淡功名利祿了,張兄如想一展雄心壯誌,那我倆還是再找一個明主吧!”
張良言道:“縱觀天下,誰是明主?”
李瑁道:“荊州的扶蘇,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他勤政愛民,堪稱明主,我們去投他如何?”
張良瞪了李瑁一眼,言道:“我去荊州,豈不是找死,滄海君刺秦一事,難道你忘了嗎?”
他之前可是找人刺殺過嬴政的,扶蘇是嬴政的兒子怎麽可能會放過他!
李瑁道:“扶蘇仁德,不會記恨這些的,此一時彼一時也!”
“李兄,我們還是去巴蜀,投劉邦吧?”
“劉邦乃無賴出身,能成何大事?巴蜀我不去!”
李瑁對劉邦是一票否決,對扶蘇卻大加讚賞,可張良還是有些擔心。
“我也知扶蘇乃明主,可我還是怕他記仇啊!”
“張兄,真正的明主,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你相信我,我們在荊州定能施展抱負,實現心中夙願!”
張良沉思良久,終於言道:“好吧!我們前往荊州!”
荊州。
由於荊州是扶蘇的政治中心,加上在扶蘇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榮。
各地的外來人員,迅速增加,使得荊州的田產價格一下暴漲。
史料記載,秦朝時期中原的總人口隻有四千萬左右,還不及現在的一個省份人口多。
人口密度其實非常小,扶蘇還出台政策,鼓勵生育來提高本國人口。
最近莊園裏又來了很多各地英才,住房就顯得格外的緊張。
扶蘇和秦雲等人商議,用尋寶回來的珍寶擴建莊園。
“殿下,外麵來了兩個年輕人,說是毛遂自薦。”
“叫他們進來!”
殘劍將兩個年輕人帶進議事廳。
“兩位是何方人士?請先自報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