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下,八部十卿分列而立。
吏部之首,道家老子換下道袍,穿上大商朝服,在其身後莊子、列子、文子等道家弟子亦是如此,各個臉上都是一副平和、淡然的神情。
禮部之首,儒家孔子一身健碩的肌肉幾乎要撐破自己的朝服,但是孔子卻絲毫不在意。在其身後的孟子、荀子、顏子、曾子、董仲舒、王陽明等儒家弟子也是穿著各自的朝服,神情莊嚴。
刑部之首,管仲站在首位,在身後商鞅、韓非、李斯、慎到、劇辛、申不害、姬僑等十餘位各開一派,各成一家,卻又最終殊途同歸的法家弟子,也是手持玉笏,麵容肅穆。
兵部之首,王體負手而立,站在首位。
其實他是大商國師,並不應該站在兵部這一列的。
但是奈何兵家並沒有真正能夠以一己之力壓服所有人的人,隻要看看兵家都有誰就知道為何了。
白起、孫武、吳起、韓信、孫臏、王翦、李牧、廉頗、田單、樂毅、衛青、霍去病、李靖、郭子儀、嶽飛。
可以說,這些人的存在,便代表著兵家!
或者說,他們便是兵家意誌的最終具現!
如果說往日裏沒有碰到在一起也就罷了,如今機緣巧合之下,共存一世,他們又怎麽可能會願意向其他兵家眾人低首。
這些人當中,如孫吳韓白等人皆是兵家聖人,但衛青、霍去病亦是創下兵家封狼居胥的最高成就,可以說沒有誰比不上誰。
如果說硬要從兵家聖人當中選,那還有兵家四聖這個說法呢!
從兵家四聖之中選哪一個又可令其他三人都心服口服?
而且雖然有兵家四聖這個說法,但是兵家四聖的具體人員也是並不確定的,真要研究起來兵家四聖還特麽有九種說法!
有孫吳韓白、也有白韓李嶽、孫吳白王......
如果說其他家還有講究資曆這種東西的話,那麽兵家則是完全不講究這些,隻講究一點,那就是看誰帶兵統將更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