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本來就是世代忠良,而且前幾代全部都是為大唐做出犬馬功勞的,因為早些年的時候,他們跟著太祖皇帝一同打下了這大唐的江山,所以現在變成了這長安城中的名門望族。
不過後來,李靖的身子漸漸老了,而且自己的兒子也慘死於歹徒手中,現在這是慢慢的遠離了皇城的中央,不過仍然是落在了長安之內。
李靖雖然是五旬年齡,但是身子仍然像二三十歲的小夥子那般。
隻不過由於兒子的事是導致了他無心於軍營之中,雖然也是退出,但起碼在整個將領乃至是軍營方麵,對他都是十分的推崇和恭敬的。
更何況李成對待他猶如對待自己的老師那般,先皇臨死之時,曾經將李成托付給李靖,為的就是希望他能夠保得大唐一片安寧,也能夠幫助李成可以重振朝綱。
可李靖偏生又是一個孝子,此生他最為痛恨的莫過於是李家後繼無人,讓自己的母親劉氏最為的難受。
所以當他將自己的孫子,也就是劉氏的曾孫未死的消息告訴告知於她之後。
沒想到劉氏竟然哭得像個孩子那般,緊緊的握著那一封書信,這神色根本就是緩不過勁來。
“老天爺呀,終於是讓我的孩子回來了,現在我李家有後了,終於是有後了!”
從那日起開始,李家整個屋子當中全部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因為他們知道李家的後人正在趕來長安的路上。
原本死氣沉沉的家中終於是可以變得越發的歡快了。
第二日上朝之時,李成則是將陳將軍在書信所中所說的製鹽之法交給了吏部,讓吏部派人前去策劃此事,並且讓工部的人也一並的攜手操辦。
先是去鹽礦之中將鹽挖掘而出,最後再請些工匠學習製鹽之法,懂得如何的提煉和淨化,當然這隻是後話了。
現在最為要緊之事就是讓陳將軍必須的快馬加鞭,將南楓趕帶回長安,現在等待他的不僅僅隻是皇上,他的家人也是在如此的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