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到袁福天之後,劉宇就嚐試性地將家裏的產業交給他管理,袁福天立即著手工作,他將所有的人分為幾個類型,一個是產業工商類的,包括種地、養豬、養蠶、燒製瓷器、製造火柴等,二是軍事安全類的,包括保鏢、鄉勇等,三是教育培養類的,包括讀書的小孩子們,四是家庭雜物類的,包括家裏的女仆。
分成四類之後,每一類的人員都有不同的薪酬標準,其中工匠和鄉勇的薪酬較多,工人、女仆的薪酬較低,徹底改變了劉宇設定的薪酬體係,對此劉宇也放手讓袁福天去做,看看能否調動起眾人的積極性,讓眾人更加努力向上。
當然,薪酬隻是最基本的調整內容,還有要加強所有人忠於東家、保家衛國等思想,人不能僅僅為了賺錢而活,如果是這樣,鄉勇就可能燒殺擄掠,殺良冒功;工匠就會偷學方法,然後叛變自立門戶,家裏的仆人就容易出賣主家的秘密,換取利益。
所以,給予足夠多的物質獎勵是必須的,但是加強思想教育也是必須的。
挑選人才的時候,就要從兩個方麵去考慮,一個考慮給予物質獎勵能否激發出此人的能力,第二個就是能否將此人教導成為擁有先進思想的勇敢者。
所以,袁福天每十天都會舉行一次的思想教導會,向所有人灌輸忠於東家、保家衛國思想觀念,對此,劉宇是樂見其成的。
袁福天果然有些本事,竟然做到了一些劉宇考慮不夠周到的地方。
經過一番思想教育之後,所有人都有了一些提升,開始懂得考慮為何而生活的問題,如果所有人都隻看錢,那麽顯然是有缺陷的,隻有加上忠於東家、報價衛國的思想之後,才能夠填補思想上的空缺。
其實,劉宇也打算做這樣的事情,隻是分身乏術,一直沒有做,袁福天算是做到了劉宇一直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