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安非常認真地說道:“不錯,就是科舉製!”
“臣所謂的科舉製,就是陛下設置官學,教授的雖然是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
但是,考試的題目,卻是陛下出的。”
“到了那個時候,陛下就可以根據這些考生們的考卷,從而挑選符合自己施政所需要的人才為自己所用。”
“如此一來,隻要時間久了,都不需要陛下刻意的去打壓某一些學派。
那些學派就會在曆史的進程中,自我滅亡掉!”
扶蘇倒吸一口涼氣!
“此法……堪稱奇絕!”
“一開始,所有的人都看不出問題來,可是等到他們看出問題來的時候,卻也無力改變任何東西。”
“且,一旦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讀書人都已經到了朝廷的監管之下!”
餘安拱手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常言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這不管是哪一個學派的人。
他總要吃飯吧。
他整天搞學問,自己又不用種地。
那就需要站出來做官,然後獲得俸祿,奉養自己和家人。
一旦天下的讀書人發現,成為精通某一個學派的人,可以做官之後。
那這個學派自然而然就會成為顯學。
一旦他們發現,成為某個學派的人,幾乎不能通過科舉考試之後。
那他們還想要做官的話,就隻有改到別的人門下。
長此以往下去,朝廷不就自然而然的統一言論了?”
扶蘇再度倒吸一口涼氣:“朕從未想過,還可以有如此神奇的手段……”
“就依照先生所言,朕廢止焚書令,開設官學,鼓勵諸子百家學派入鹹陽來。”
“換言之,效仿當年稷下學宮,讓天下讀書人,都來到鹹陽開壇講學!”
餘安頷首道:“陛下廢止焚書令的同時,就需要杜絕世官製,也要杜絕推舉他人入朝為官的這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