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隋:史上最強太子爺

第十四章 支持變法

看來,孔子學院可以提前開辦起來了,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向史無前例的事呀!

齊梁文風不振,詩風旖旎,價值不高。楊昭不會讓隋朝的文風詩風,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

恢複漢魏文風詩風,這是重中之重。但是這個重任交給誰呢?

看看自己的簽到係統,再過十天,他才可以完成這次的簽到。如果到時候要個陳子昂,他覺得有點虧。要是要個李白,他那飄逸的詩風,讓大隋眾人學習的可能性,也不大。最好的當然是要個杜甫回來,他老人家的詩歌是諸體皆備。而且,也有規律可循。但是,一下子跨越這麽大,大隋的臣子,接受起來,也不大容易吧?誰有本事,寫詩能夠超過老杜?

想來想去,糾結不出一個答案。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曹正淳吟誦詩歌的聲音傳來。

楊昭如夢初醒,哎呀,我怎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文學素養極高,而且極有才華的老爸了。

自己老爸就是改革詩風的提倡者和實踐者,這兩重身份,可不是能夠輕易兼備的。而他老爸,恰恰既有權勢,也有才華。這種使命,舍他其誰?

楊昭當即決定,資助自己老爸去旅遊。楊廣同誌不是旅遊發燒友嗎,那就讓他遍看名山大川,多寫好詩吧。

曹正淳道,“陛下,您忘了,太上皇正在住持修建洛陽城呢?讓他擅離他熱愛的崗位,他恐怕會有怨言的。”

“做個掛名的就行了。洛陽城,沒有他,也能夠順利完工,但是,這詩歌可不是誰都能寫出來的。曹正淳,趕緊命人給太上皇打造一艘堅實、闊大的船,給他派一些國子監的學子,讓那些學子跟著他一起去遊學。邊旅遊,邊學習。那些詩歌,都給朕保存好,然後收集到一定的數量,趕緊刊印。”

自己老爸不做皇帝,做了一個先生,一個詩人,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個特別適合他的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