綰綰病好以後,很快就恢複了健康。但是,因為綰綰這次病的比較嚴重,差點丟了命,楊昭覺得,得想辦法增加綰綰和南陽的體質。女孩相比男孩來說,沒有那麽多自由,身體素質自然比不上男孩。但是楊昭認為,這都是不是絕對的。
現代的運動員,有男性,也有女性,甚至航天員都有了女性,這說明,女性的身體素質是完全可以趕上男性,甚至超過男性的。
兩個女孩,綰綰五歲,南陽四歲,都是很小的年齡。雖然這在現代已經開始上學了,但是楊昭認為,可以開始讓她們學習,但是沒有必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
楊昭派人觀察記錄了兩個女孩幾天的活動軌跡,知道她們特別喜歡在禦花園裏玩耍。既然如此,楊昭就據此為她們量身製定了學習計劃。製定後,交給紅拂,紅拂雖然沒有見過這樣新穎的教學模式,但是也覺得是比較人性化的。
楊昭這日下朝,就去禦花園散步,看到紅拂正在一棵柳樹下,給綰綰和南陽公主講解《女誡》,但是並不是照著古書一個字一個字的給她們念,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裏麵的內容,化作故事,講給她們聽。
綰綰和南陽非常乖巧,坐在蒲團上,專心致誌的聽講。而且,她們還比較有好奇心,有時候還會提問,紅拂也一一會給她們解惑。
又一日,楊昭很遠就聽到兩個女孩童稚的歌聲,“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她們的聲音雖然比較稚嫩,但是也別有可聽之處。這也是楊昭進行的創新。
他想著,讓小孩子念詩,她們肯定覺得沒有意思,還不如把詩歌變成歌曲,然後教給她們唱呢!果然,後來楊昭檢閱成果,發現南陽和綰綰每天都能學會唱一首“詩”歌。而且,紅拂教她們學會唱之前,還會把意思先給她們講解一下,便於她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