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左安門外方莊至周莊,乃至黃鱔溝一線,本是交通要道。
正處於大運河支流蕭太後河至左安門的關鍵地帶,是個好地方。
所以從嘉靖年間修築京城外城以後,現在已過近五十年,城內已經住不下那麽許多人了。
漸漸地南城外便陸陸續續地出現了住家,後來到運河一線又出現了不少集鎮和商鋪。
可惜由於這裏處於特殊地段,五城兵馬司本來也管不了,宛平縣也沒那麽多精力管理,治安狀況日益廢弛。
這和後世某些地方城鄉結合部的一些狀況有些類似。
所以陳源才準備從最是讓人頭疼的治安狀況開始,整治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至於某些所謂讀書人的白嫖情結,他是領教過的,但是陳源不準備退縮。
吃再多的苦,我也不在乎!
受再多的罪,也總要麵對!
這就是我們錦衣衛的職責——這是陳源給南城外百戶所全體成員的誡命。
還是子癡經手,兩條大標語對聯似的掛在了百戶所的牆上。
特意用紅筆寫成,頗有些殺氣騰騰的味道。
這也是全體百戶所成員的心聲!
經過陳源給大家擺事實講道理,大家已經明白了,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是關係到一方平安的大事。
當然這都是高情商的說法,私底下韓忠那個二百五低情商的說法是——收不上來治安費大家就得餓飯!
為了飯碗,眾軍餘自然群情激奮,舉雙手同意收取治安費,包括此前顧慮重重的沈煥和孫梧。
要是有人不同意?
不同意的話,就讓韓忠帶人拿著大鐵棍子——啊不,擺事實講道理,做說服教育工作嘛。
一聲令下,沈煥、韓忠、孫梧便帶著三隊軍餘,撒到了方圓十幾裏的地麵上,宣傳治安費的事情。
五天之後的黃昏,放飯的時候,韓忠和孫梧帶著的兩隊人都早早地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