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李從安見過的最哭笑不得的案子,一對父子在三天內被同時認為是兩宗看似毫無關係,卻又互相牽扯的謀殺案的嫌疑人。父親這邊的是證據確鑿,卻死活不認;兒子那邊倒是沒有什麽實在的證據,可在有限的交流中,他涉及張慧佳的對話,謊言頻出,而且現在還失蹤了。
說它們互相牽扯,是因為張慧佳在劉一邦案發生的那天也去找過邢越旻。
李從安首先還是按照情殺的路子調查了邢越旻的情況。他的手機通訊記錄,調查結果不佳,邢越旻手機通話的對象,別說是女人了,就算是男性也少得可憐。李從安甚至還想過他是不是同性戀,但很快就被他自己否認了,因為邢越旻電話對象隻有兩個來源,學校老師和家裏的父母,倒是在劉一邦遇害的前一天,他接到過一個陌生電話,通話時間大概有五六分鍾。這個陌生的手機號碼,去查的時候,發現它隻用過一次,就是打給了邢越旻,隨後就再也沒有用過。因為是流動小攤上買來的充值號碼,所以也沒辦法確認用戶。
怎麽說呢,這是個疑點,而且還是個很大的疑點。有人特地買了個號碼,就為了打給邢越旻。這就是個很奇怪的現象,普通人誰會特地去買張手機卡通話?如果是打錯了,也不至於要通話那麽長時間啊?
會不會就是那個神秘人呢?李從安想。這說明邢越旻確實有問題,但這條線索就此斷了。
到了第二天,調查回來的專案組不僅沒有傳來更多的好消息,反而徹底陷入了困境。幾路派出去的民警都沒有什麽收獲。更大範圍內的張慧佳和邢越旻的社會關係的排查,也沒有什麽值得深究的線索。他們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從他們學生信用卡入手,查了他們經常出沒的場所,完全沒有交集,張慧佳的父母也說,從來沒有聽女兒說起過這個叫邢越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