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川覺得自己的生命是藍色的。
藍色代表著開闊和優雅,可對於月川來說,藍色就是陰鬱和憂傷。他不間斷的做著同一個夢,夢裏的場景出現在一個沒有門窗的小房間。房間不大,天花板的四個角,延伸出燦燦的金屬管,它們橫豎交錯的排列在上空,就像一條規則把他束縛在那個夢境裏。
房間裏空無一物,沒有桌子,椅子,幹淨的如同一張潔白的紙,自然也沒有燈,可那股藍光就真切的存在著,像是一個找不到出處的幽魂,籠罩在神秘的房間裏。
夢到這裏就結束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房間裏什麽也沒有發生,事實上每每讓月川在半夜大汗淋漓驚醒的,正是房間裏發生的內容。可奇怪的是,任憑月川怎麽努力,夢裏的事件就像飄進池塘的雪花,“倏忽”一下就不見了。所以每當他總結的時候,隻能對自己說,真要命,今天又做那個惡夢了,可夢見了什麽,完全想不起來啦。
13歲那年,月川跟隨母親搬了家,到了現在就讀的這個學校。完全嶄新的環境,讓他感覺到的不僅僅是新奇,遠比新奇重要的是,他認為13歲對於自己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分水嶺。
“你從哪來?”最初的時候,同學們會這樣問他。
“我從城西來?”
“城西,可你上次說的是城東?”
“哦,有嗎?”月川尷尬的笑笑,“可能是你記錯了吧。”
“記錯了?”同學狐疑的看著月川,“你爸爸呢,怎麽從來見過你爸爸。”
遇到這樣的問題,月川隻好低著頭。他想用這樣的方式,讓同學們知趣的停止,可仍有一些執著的人,還會刨根問底的問下去,“你原來的那些同學呢?你們都玩些什麽?”
“哎,我和他們不熟,所以現在也就不聯係了,而且我媽媽管的嚴,多數的時候都在家學習。”月川隻能這樣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