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封診錄

序言

2017年6月18日,我也是像今天一樣坐在電腦前,而那天是“屍案調查科”全係列七本完結的日子(最後兩本更名為《罪案調查科》)。這是一套以痕跡檢驗為切入點,描述如何運用鑒證科學破案的罪案小說,文筆、人物、結構等雖與專業作家的作品相比有些差距,但它還是給讀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屍案調查科”係列相繼出版後,我開始思考一個非常重要的哲學問題——生存還是毀滅?為何這麽說?因為“屍案調查科”這個係列的成書,其實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係統的考慮,如果一直勉勉強強往下寫,我寫得累,讀者看得更累。

所以,當意識到這一點後,我開始了新係列的構思。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屍案調查科”係列描述的是利用鑒證科學偵破現發案件,那麽鑒證科學在陳年舊案上是如何被運用的呢?於是我的第一個新係列“特殊罪案調查組”便應運而生了。

另外,在寫作的過程中,我難免要去找些資料。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過這樣一個事實:任何領域都有自己的發展史。注意到這一點後,我就不由得要多想一些。

鑒證科學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被我們的老祖宗運用的呢?

難道真跟影視劇裏演的一樣,古人破案,隻會刑訊逼供?

有了這個思路,我開始瘋狂翻閱史料。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指紋檢驗、足跡檢驗、工具痕跡檢驗、文書筆跡檢驗,以及法醫學、理化檢驗學,在上千年前就已被運用。為了證明我所說並非誑語,我專門寫了一篇科普文《破案!老祖宗絕對是認真的!》附在書後。我建議大家在閱讀這部小說前,一定要先看看這篇文章,否則,你肯定會認為,小說中的一些情節有些玄幻,但其實不然。

另外,大家是否知道“屍案調查科”係列裏麵介紹的犯罪現場勘查製度是從何時開始形成規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