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碼頭離開,李狂藥就在想,黑漁船停在各個小灣洞裏,太爺爺去過哪一個。老漁民自己也說不清,隻知道黑漁船棲身的小灣洞十多個,除了在岱山島,還有青浜島、東極鎮等地。有的小灣洞雖叫作洞,但其實是狹窄的石水槽,隻能藏人,卻藏不住漁船。比如青浜島那邊,當年藏英軍的小灣洞就是如此,又小又隱蔽,很多生活在那裏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小灣洞在哪裏了,隻有老人還依稀記得具體位置。
李狂藥生怕被人捷足先登,行李沒放下,當天就四處打聽。丁細細跟在後頭,沒有怨言,倆人默契得像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藏匿黑漁船的灣洞都在人煙不及的地方,島礁滿布,人走過去要特別小心,否則很容易把腦子摔成豆腐腦。起先,李狂藥認為太爺爺走不了那麽遠,也翻不過那些礁岩,可後來才發現灣洞都藏在島邊最陡峭的地方。
天將黑時,李狂藥和丁細細來到岱山東部的一處廢棄碼頭。他們在那裏打聽到,一個多月前曾有個老人家來過,八成就是李狐了。附近的鎮上居民說,那個碼頭是在1941年臨時建造的,那年岱山被日軍攻占,當地人就草草建了一個碼頭,從那裏匆忙將物資運輸出去。不久,日軍發現了那個碼頭,當即把它炸掉了。之前,那處廢棄的臨時碼頭叫黃魚灣,岸邊常能看見肥大的黃魚出現,不知何故,從轟炸之後就再也沒有魚蝦在那處水域出沒了。
黃魚灣附近一排巨大的石崖,嶙峋的崖麵上裂開了一條很寬的石縫,裏麵就有一個深水灣洞,越往裏水越深,空間也越大。灣洞裏藏了四、五艘黑漁船,平時它們也去正規碼頭停靠卸貨,但如果有人來檢查,漁民就把它們開進這處深水灣洞裏。由於黃魚灣魚蝦絕跡,所以平時也沒有人會過來,這也加大了黑漁船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