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罪犯畫像師

第十二章

民國考古事件

〔木乃伊被裝上了一枚黑色水晶製成的心髒起搏器。〕

1938年,胡一夫帶著他的三個學生,坐上了從重慶順流而下的長江輪。已是六月,初夏從這個素有火爐之稱的城市蔓延開來。傍晚,雖說江風習習,將一日曝曬後的炎熱衝淡了不少,可局勢依舊燎人,戰事逼近,加之遠方火紅的晚霞,胡一夫的心情依然輕鬆不起來。

他們要去九江。

一周前,一封加急電報送至他所在的西南師範大學曆史係。在過去的幾個月裏,鄱陽湖水域發生了百年難遇的旱災,水位下降,都昌縣的老爺廟地域有很多河床顯露出來,當地的漁民隨手可以撿到一些形狀怪異的石器,如刀似斧。有一位隱居當地的學士,因為頗有些考古知識,意識到這可不是一般的石頭——有可能因為幹旱,而使得一處未被發現的史前文明展露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日本人的槍炮隆隆,九江淪陷隻是時間問題,如何趕在日軍占領前對此地完成考察,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迫在眉睫。

胡一夫恨不得能夠插上一對翅膀,立即飛到那個地方。

胡一夫五十多歲,作為晚清的第一批留洋學生,他在美國哈佛大學曆史係主攻考古專業,對華夏史前史及傳說頗有造詣。除了對這處新出土的各類石器感興趣,更重要的是緊隨電報發來的一張相片。

相片上是一塊半月形的石板,上麵刻畫了幾個難以理解的字符,對於普通的研究者來說,這也許又是一段難以解開的曆史之謎,但胡一夫卻能夠窺破其中的奧妙。

這也是他在情況尚未完全明朗,仍執意親自要去九江的原因。

胡一夫不敢大意,他知道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麽意義就絕不僅僅限於它的考古價值了。

“先生,該吃晚飯了!”身後響起了女孩的聲音,胡一夫回頭一看,正是他的弟子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