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犯罪心理檔案(共5冊)

第十章 案中追案

黑暗。又見黑暗。總是黑暗。

為什麽把我關在黑屋子裏?

為什麽叔叔一來你就對我不好了?

媽媽,我會乖乖的,放我出去吧!

媽媽我怕!我好害怕啊!

爸爸,爸爸,你快回來,救救我……

黑暗的臥室,男人猛地從**彈起,發瘋似的奔向牆上的電燈開關。一路由臥室到衛生間,到客廳,到廚房,最後到另一間臥室,打開家中所有可以打開的燈。

他癱軟在另一間臥室門口,大口喘著粗氣,仿佛劫後餘生。**的女人動了動身子,轉頭冷漠地盯著男人,旋即又埋頭睡去。

“對不起……做了個噩夢……”男人虛弱地說。

可以說,虐童案中韓印的表現是神一級的,本以為就此專案組會很順利地通過他對“1·4”碎屍案的分析報告,未料到胡智國和付長林等人仍然執意反對。好在有武局長在中間斡旋,經過幾輪激烈爭論博弈後,意見才最終達成統一。武局長特意強調,此番仍然開啟“1·18”碎屍案卷宗,目的是從調查記錄中找出隱藏的“1·4”碎屍案凶手,並非要並案調查,兩案凶手也絕非同一個人。希望各組人員在調查當中保持理性,避免混淆,把精力集中在“1·4”碎屍案上。同時,為了平衡胡智國和付長林以及組裏部分警員的情緒,局長也做了相應的妥協,同意如果在調查中發現對“1·18”碎屍案有價值的線索,可以調配適當的警力予以追查。而最後局長也清醒地指出,犯罪側寫報告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在調查中發現可疑嫌疑人,即使不在報告範圍內也要認真調查。由於積案組對“1·18”碎屍案案卷資料更為熟悉,在付長林的建議下,會上還宣布將積案組警員杜軍和姚剛充實到專案組。

韓印的分析報告明確指出,“1·4”碎屍案凶手當年曾親身經曆過“1·18”碎屍案的調查。雖然在隨後的側寫報告中,他又進一步給出了凶手的背景特征,但總體來看範圍仍很大,他建議專案組按嫌疑大小,分三個順序排查:首先,嫌疑最大的,當數當年與被害人尹愛君有過親密接觸的群體,主要是尹愛君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課老師,以及同學、朋友等;次之,是與尹愛君有過接觸但未有深交的人群,主要有尹愛君古都大學校友以及未教過她的老師;最後,是那些曾作為重點嫌疑人,被警方反複排查過的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