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犯罪心理檔案(共5冊)

第十七章 嫌疑作家

傍晚,韓印風塵仆仆地回到J市。

他給葉曦打電話,報了平安。葉曦表示目前案件還沒有什麽進展,讓他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碰麵再詳細交流。

雖說在太平鎮耽擱了幾日非韓印本意,但他也覺得十分抱歉,所以顧不得舟車勞頓的疲乏,又到積案組抱回一些卷宗,帶到招待所研究。

尹愛君入讀古都大學僅三月餘便遇害,班級同學和老師對她的印象是安靜、內向、少言寡語。平日她隻是來往於校區和宿舍之間,唯一的外界活動便是逛書店。據她同學說,在書店曾多次看到一個男人和尹愛君搭訕。而她的舍友也提供消息,尹愛君曾說過她在書店認識了一個作家,還送她一本詩集。但在她遇害之後,警方並未在宿舍裏發現那本詩集。通過幾個同學的描述,警方作了素描畫像,很快找到了那個所謂的“作家”。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他就在古都大學校內。

古都大學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辦了一個作家班,至今斷斷續續已經辦過十幾屆。這個作家班屬於成人辦學,班上的學生主要是一些文學愛好者,也有一些小有成就的作家想要混個本科文憑的。他們大多來自本地以及周邊地區,年齡偏大,有一定經濟基礎,而且為了保持清靜的創作環境,他們大都選擇在學校周圍單獨租房居住。

當時學校裏隻有一個“94屆作家班”,班上一個名叫許三皮的學生,便是在書店與尹愛君有過接觸的那個男人。

許三皮,本地人,當年30歲,曾在一些報紙和雜誌上發表過詩歌和文章,他在青鳥路附近租住了一間有院落的平房。

警方很快控製了他,在進行審問的同時,對他的住處進行了細致搜查。

許三皮當然不肯承認自己殺人,也矢口否認送過尹愛君詩集,但警方偏偏在他家中搜到一本。經尹愛君舍友辨認,與其曾帶回宿舍的詩集封麵相同。麵對證據,許三皮仍然百般狡辯,說詩集不是他買的,也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在他家中。警方又讓他解釋,為何在他家裏未發現任何刀具。許三皮說他平日在學校食堂吃飯,家裏不開夥,所以未買過刀具。訊問房主,房子前後已經租出去好幾撥了,他也想不起來有沒有刀具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