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上下來,韓印提醒康小北用手電在風景區牌坊附近照照,看能不能再找到些痕跡,果然發現一組汽車輪胎印記。
康小北舉著手電打著光,韓印用手機拍下輪胎痕跡,然後抬頭看看天,雲彩往南走,估計應該不會再下雨了。他囑咐康小北明天一早通知技術科來鑄個模,查查輪胎所屬車種。
回程已是午夜時分,康小北還是神采奕奕,韓印也因為剛剛的發現精神倍增,但他一直望著窗外默不作聲。車子駛到古江大橋,康小北終於憋不住了,說:“印哥,這一晚上看完拋屍地點,你有什麽見解,和我說說唄?”
韓印轉過頭,反問道:“由大橋通往虎王山這條高速公路是什麽時候修建的?”
“你說的是‘寧八高速路’,聽老一輩說大概是20世紀60年代初建的,一直到90年代末期,古江以北的城市進入本市都要經過這條路。”
“嗯,這就對了。”韓印若有所思地說道。
“什麽對了?印哥,你倒是說說看法啊!”
“嗬嗬……”韓印笑了兩聲,“要不你先說說?”
“算了吧,我哪兒敢在您麵前班門弄斧啊!”
康小北嘴上謙虛,但韓印看得出他還是有些躍躍欲試,便鼓勵道:“說說看嘛,咱們一起探討探討。”
“那行,那我就說說。”康小北放慢車速,整理了一下思路,“我覺得‘1·4’碎屍案中,凶手拋屍的交通工具肯定是汽車。當下的城市夜晚十分繁華,而且拋屍當晚天氣晴好,凶手除非開私家車,否則一定會在某個地點被目擊。”
韓印點點頭,對康小北的分析表示認同,繼而問:“專案組對車輛的排查一點兒線索也沒發現嗎?”
“幾個拋屍地點都沒有監控設備,古江大橋倒是有,但那裏一個晚上的車流量巨大,逐一排查起來難度很大。而且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由江南到江北已經由原先的一座橋增加到四座,另外還有一條隧道,凶手可選擇的過江方式太多了,誰知道他走哪條路啊。所以組裏現在隻能盡可能排查拋屍當晚有過往返的車輛,目前還沒有什麽進展。”康小北遺憾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