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李睿自己說,今天不論俗禮,隻談文章詩詞,那這些才子們還哪有不願意的?於是都紛紛爬起來,趕緊附和李睿的說辭:
“吾等聽王爺吩咐。”
隻有混在人群中的長孫無垢暗暗歎了一句:
“這軟飯王爺真不簡單,一句話不但於自己的地位和權威毫無損傷,贏得禮賢下士之名,而且取得了眾位士子們的好感。如此厲害的一個人,這真的還是李家那個懦弱的嫡幼子嗎?”
原來長孫無垢雖然是個女兒身,但才華、相貌皆是不凡,而長孫晟以前常年在外征戰,根本沒辦法管她。長孫無忌更是事事要依賴自己這個妹妹,這一來二去,在這士林之中長孫無垢也闖出了偌大名頭。
而長孫無垢以前是見過李睿這個弘農李氏家族的嫡幼子的。當時,這個李睿性格靦腆,言語不多,在一些世家子弟中屬於極為不出眾的角色。怎麽這才幾年不見,就如此厲害?
難道這小子以前在藏拙?
於是長孫無垢打消了自己上前去和對方攀交情的打算。此時此刻,自己又何必冒頭,萬一李睿來一句“我不記得見過你,請小姐自重”,那還不是自取其辱?
畢竟李睿以前可是隻有丟臉的事,而沒有什麽值得驕傲的成績。要是上前攀談,讓李睿覺得是被你揭了短處,從而記恨上伺機報複,那才是劃不來。
其實都是貴族圈子裏麵的人,很多人以前都見過李睿。可能這也是以前認識李睿的人的一個共同的認識,所以大家也就沒有人主動去和李睿攀談以前的事情。
從而也無形中化解了現在這個西貝李睿的暴露危機。不然說起以前的什麽事情都記不清、答不出,甚至人都不認識,次數一多,那就會引起女帝的懷疑的。
在眾位學子的簇擁下,大家都紛紛入內。
此時人們聚會或聚餐就坐,都是一個人坐一桌。李睿自然被安置在上首主桌就坐。他的左手第一桌,坐著這次詩會的召集人長孫無忌,而右手第一桌的位置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