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酒當國

第四十九章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縣知事藺世貴開堂審案,署理楊建昌狀告運昌隆酒坊並索要運昌隆酒坊一成股權案。因為薛念祖外出不在本縣,縣裏就提了運昌隆大掌櫃的柳長春過堂。柳長春是何等眼界之人,一看藺世貴的架勢,就斷定藺知事大人不是得了楊建昌的好處、就是受了上峰的壓力。

按說誰訴訟誰要舉證,但楊建昌提供給縣知事衙門的證據其實是一片空白。但在這年月,官家主導司法,權力壓倒一切,藺世貴說運昌隆有罪那就是有罪,你根本就無處說理去。

縣衙給了運昌隆最後通牒。

三天之內交出股權,與訴主楊建昌達成和解,官司便罷。否則,就要依法查封運昌隆所有生意。

為了防止薛念祖和運昌隆轉移資財,縣知事衙門派出軍卒十餘人將酒坊團團包圍起來。荷槍實彈的軍卒如狼似虎看守在運昌隆內外,酒坊內夥計酒工人心惶恐不安,全縣酒坊行業也為之震動。

從衙門過堂回來之後,柳長春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內宅廳內與楊曼香母女一起商議對策。奈何薛念祖遲遲未歸,去了何處無人知曉。

“二小姐,東家去了何處,您當真不知?”柳長春深吸了一口氣。薛念祖隻撂下一句話就悄然不知所蹤,誰也不知道他去了何處,柳長春本來以為楊曼香知道,結果楊氏母女也很茫然。

楊曼香搖了搖頭,神色平靜:“柳先生,念祖哥去了什麽地方,我真不知。不過你稍安勿躁,也不必驚慌。時下是民國了,司法當頭,我就不信這縣衙還能無中生有、僅憑楊建昌的一麵之詞就斷假案冤案?!”

柳長春苦笑不語。他覺得有些話根本沒法跟楊曼香溝通。畢竟告狀的楊建昌是楊家人,再不成器也是楊曼香的同父異母的兄長,這事明擺著——楊建昌背後的日本人動用了省裏的關係,給藺世貴和張琨施加了巨大的壓力,氣勢洶洶而來,目的明確——哪裏像楊曼香想得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