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5話 不是謎底的謎底
第5話不是謎底的謎底
奇株“憂曇婆羅”伸展出的無數根脈,與整個野人山巨型裂穀,包括千年前沉入地底的寺廟宮殿,以及阿奴迦耶王建造的四百萬寶塔城,幾乎融為了一體。沼澤下的那層“繭”,其實就是“憂曇缽花”結出的果實,化學落葉劑雖然破壞了這株植物,但其分布在山體內的根脈既深且廣,沒有被徹底摧毀,而且複原速度驚人。
阿脆也曾聽緬甸寺廟裏的一位老僧說起過“憂曇缽花”,不僅是古印度和斯裏蘭卡有這種奇異的植物,在印尼婆羅州與蘇門達臘島附近也有它的蹤跡,但從古到今,還真沒聽說誰有如此罕見罕逢的機緣,親眼看到過綻放的“憂曇婆羅”,所見多是腐朽枯化了千百年的根莖,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她此刻看那酷似絨藜墊子般的植物越長越大,從中流淌出絲絲縷縷的薄霧,在空中縈繞不散,而附近的霧氣又加重了幾分,才知道野人山裂穀中神秘的濃霧,根源正是來自於深埋地底的“憂曇缽花”。
司馬灰之所以識得“憂曇婆羅”,還是他跟文武先生學藝時,看過晉代張華所著的奇書《博物誌》,那裏麵遍述奇境異物,包羅萬象,記載著許多古怪的草木魚蟲,可惜這部古籍沒有完整的流傳下來,後世所存不過十之一二,其中就有一段涉及“憂曇婆羅”的相關記載。不過晉武帝那時候,中土還不用“憂曇婆羅”之名,按照古稱該是“視肉”,又喚作“冥根”。
但不管是寺廟裏的老僧,還是在《博物誌》裏記載這些奇異植物的張華,可能他們也都不知道是從哪聽來一耳朵,未必親眼見過實物,所以描述得並不詳細,若不是司馬灰等人到得野人山裂穀絕深之處,也無從得知地底的茫茫迷霧,竟會是“憂曇缽花”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