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父親讓找的神秘人物
我“嗯”了一聲沒再說話。爺爺的筆記,如果從記錄的篇數來看,大概有一百二十多篇,日期是從1985年的7月到1987的10月,兩年多的時間隻有一百多篇,從這點來看,爺爺寫日記的風格並不是天天都寫,而是撿著重要的寫,這或許不應該稱作是日記,而是大事紀要。被水月清再次編排成word文檔後,大概用了三十多頁。
看著這厚厚的一疊紙,我誠心的對水月清說了句:“謝謝,辛苦你啦。”
“沒事,這也是為了我嘛!”水月清很自然的說道:“我看,上麵的東西你明天再看吧,今天也折騰了一大天,回去早點休息。”
“好,今天確實有些累了。”我把那些紙再次交給水月清:“還是放你包裏吧,回去後再給我。”
大壯將一塊火燒填進嘴裏,呼嚕嚕的喝了口南瓜粥,很是享受的眯著眼問道:“萬歲,那人住在什麽地方?”
“南鑼鼓巷,黑芝麻胡同,56號。”我拿出字條來念了一遍,遞給了大壯。
大壯看了眼,嘖嘖讚道:“哎呀,隱藏的夠深啊。這地方不太好找,不過,幸虧壯爺我去玩過,應該差不多可以摸到。OK,今晚讓我睡個好覺,明天帶你們去胡同裏耍耍。快吃快吃,別耽擱壯爺睡覺。”
“你不知道催女士趕緊吃很沒禮貌?”水月清一邊吃一邊反駁了句。
“嗨,什麽女士男士的,在我眼裏都一樣,沒什麽區別。”大壯似乎很討厭女孩子說這種話,所以每次都顯得很厭煩。
水月清這是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隻好低著頭將剩下的東西趕快吃完了。吃完飯,三人就在國子監那兒找了三間單房睡下了,第二天一早才七點不到,水月清就急著來敲門了。洗刷了一下,三人在附近租了三輛自行車,倆人就在大壯的帶領下在著名的老北京胡同裏穿梭起來。一路走去,看到的正如老北京人口中的那句話: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大壯能說出來的也僅僅是其中幾條較出名的,絕大多數他也不清楚。就像文學家汪曾祺《胡同文化》中所寫到的: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裏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