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李鈞的口諭一出,跪在外麵的言官滿是震驚。
而京城和各地的權貴卻是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很明白,如今的葉寒,哪怕真的犯下滔天大錯,李鈞也不會責罰。
漢州一戰,可不是簡單的勝利。
原因是竇秦二人把控大夏朝堂多年,先皇更是為此抑鬱而終。
之前,李鈞靈前繼位,連夜清絞而不成,各方都認為最後的結局,要麽是秦竇二人自立為王,要麽便是李鈞被二人打破帝都,徹底下台。
加上北方戰事連連失利,觀望的各方權貴心也是蠢蠢欲動。
在這個時候,漢州的勝利,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一來是鼓舞了各地平叛的軍隊,二來是壓住了那些觀望權貴的野心。
而言官清流,他們無非是感覺葉寒升遷太快,而且,一個知州掌握二十萬,漢州之地更是自治,遲早要變成竇秦後來者,故而借著殺四萬人的事情成為了他們鑽空子的刀。
殊不知,他們能想到的,李鈞為什麽想不到,可如今誰動葉寒,就是要他的命。
故而當晚,帝都內作詞做詩贈惡葉寒者被當街問斬幾人,那些言官便不敢再多言了。
至於權貴們,層麵和言官清流不同,他們猜測殺人隻是李鈞的第一步,可能還會加封葉寒。
果不其然,第二天上朝,李鈞旨意下達,葉寒剿逆有功,封三等漢文公,加鎮南大都督,統轄南方所有朝廷軍隊,金錢財物更不用說了。
當朝就有清流出來反對,說葉寒殺人如麻,是人間屠夫,不配為公爵。
可他話剛說完,李鈞便在朝上拔劍,當場斬了兩個。
然後對著滿朝文武丟下一句話。
“有本事,你們去打秦文通,打竇嬰,打的贏再來攀咬!”
然後丟劍憤怒而去,最後攀咬二字意思更是刺人,至此滿朝文武再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