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筆者翻遍史書發現,自從劉備遊學以後,就再也沒提過他的老母親。古人對於孝是非常看重的,至於劉備這等風雲人物,竟然最後都沒提一下自己的母親,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本章純屬筆者虛構,隻是為了豐滿一下人物,不當之處請讀者朋友斧正。
經過下邳國一場浴血奮戰,毌丘毅對劉備諸人更是喜愛,便親自修書一封呈給大將軍何進,為劉備請官。都說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但是這軍隊的書信,可是馬不停蹄,異常迅速,足夠劉備再次做官了。
這一日還沒走到丹陽郡,朝廷的信使便已追上了隊伍,宣讀詔書,封劉備為下密縣丞。雖然舍不得這些個沙場猛將,可毌丘毅也不願耽誤人家前程,還是放劉備去上任了。
上次劉備在安喜縣做縣尉,那是一縣的三把手,這次做了縣丞,相當於副縣長、縣委副書記,是二把手,也算是升職了吧。到了下密縣,劉備先去拜見縣令,一番客套不必細說,再去找自己的前任交接工作,然後將關、張、簡雍等人安排妥當,也就開始正式打卡上班了。
轉眼間,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劉備各方麵工作越來越上手,每日上班時間處理公務,下班時間就帶著關、張、簡雍出去體察民情,畢竟劉備是真正的胸有大誌,想要有一番作為,而不是僅僅為了升官發財。每逢休息日,有關張帶著二郎們賽馬、搏鬥,簡雍時不時講個笑話,日子倒也過得愜意,不用再像以前做逃犯時一樣,天天提心吊膽,總擔心被人抓。偶爾遇到點兒什麽開心事,趕緊給遠在涿郡的老娘寫封信分享一下快樂,問候一下老母親的飲食起居,等等諸如此類。
大家都知道漢朝是以孝治天下,選拔官吏也都是通過舉孝廉的方式,雖說東漢末年舉孝廉已經名不副實,出現了“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情況,但是,大家都不說透,表麵上還是以“孝”作為評判一個人的標準的。在這種大環境下,劉備自然也是一個孝子的形象,畢竟父親早死,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也著實不容易,不孝真不是人。雖然出來混了這麽多年,但是往家的書信劉備也是沒少寫,告訴母親不混出個人樣就對不起她老人家。而母親呢,雖然也是跟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望子成龍,可念叨的最多的還是衣食方麵,讓兒子為國盡忠,不要以自己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