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祠堂裏熱鬧非凡 突然間鴉雀無聲
“是西場村的人,也在我們花園大隊的人,”
“花長雲現在多大年齡?”
“有五十多歲了,他有哮喘病,說不上幾句話,就咳得不行,更別說唱了。”
“他不是說書嗎?”
“是說書,但唱比說還要多。”
所謂“說書”,其實是一種說唱結合的藝術。
整個下午,大家都在走訪當年的談話對象,所得到的信息絕不比原來的多,可以這麽說,十一月十三日的下午,大家的走訪沒有一點進展。有些人已經淡忘了不少東西,時過境遷,想在原來的基礎上挖掘出新的線索,很難啊!不過,鄭峰和李雲帆早有這方麵的思想準備。他們並不指望馬上就得到新的線索,這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還是漫長複雜而艱難的。
吃過晚飯以後,大家早早回到了祠堂,時間大概是在六點鍾左右,和同誌們同船的有很多人,段高山的船上坐了滿滿一船人,有些人等不及,還想往上跳,被段高山攔住了,開船的時候,碼頭上還站著幾十個人,大人小孩,男男女女,聽書大概是鄉親們亙古不變的精神食糧,當時,在廣大的農村,除了看戲和看電影,就是聽書了。
同誌們走進祠堂的時候,禮堂裏麵已經坐滿了人,郭筱竹已經為放好了兩張張板凳。這兩張板凳是專為鄭峰一行準備的。兩張板凳距離說書人隻有兩米左右的樣子,在板凳的前麵,有四排人,小板凳,竹椅子,長板凳,你挨著我,我貼著你,大家正以焦急的心情等待著鼓敲起來,琴拉起來,人們交頭接耳,祠堂裏麵熱鬧非常,有說渾話帶粗口的,有抽香煙吃花生的,還有打情罵俏的,小孩子們從祠堂前麵跑到祠堂的後麵,又從祠堂的裏麵跑到外麵,但很快,小孩子們不跑了,他們安安穩穩地坐在大人的身邊,不是節目就要開始了,而是祠堂裏麵的人越來越多,孩子活動撒野的空間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