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初級博弈2:生命永存

第四十九章 劉嘉嘉和薑軒

鑒於鄭麗華等人搬到了劉錦義的宅邸,鄺鐵君在軍區司令部的檢查不得不放緩了腳步。要不是唐元清和鄢一鳴這個時候趕到這裏,鄺鐵君才請求他們參與調查。在唐元清等人的詢問下,鄺鐵君這才說出了非自然現象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報告。

“也是,既然你們都已經提出這個假設了,我也沒有必要再隱瞞了。”鄺鐵君嘟著嘴,“元清你也是的,胡來!要不是你非要把他們留在這裏,我也不會什麽都對你守口如瓶,就是怕他們這幫年輕人亂來!結果······哎,算了。的確,所謂的實驗就是跟你們想的一樣,在理論上,‘生命永存’的確是有可能的。”他輕輕的說道,“古時候老子提出‘道’和‘氣’的概念解釋的就是世界本源的問題。生命是一種介於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的東西,它是客觀存在,卻不適用於任何一條守恒定律。像這樣的物質,我們的科學家、哲學家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能夠證明它到底屬於哪一類存在。但是對於人類來說,生命的能量往往表現在精神層麵而不是物質層麵。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臧克家就曾經在他的詩中辨析過‘活著’和‘存在’的意義。也許他的本意並不是如此,但是現在看來,一個人是否存在過,能夠判定的唯一條件,就是他的精神力量是否還能長時間的保存。物質在現在的認知裏,一定是可以認識的,也是可以證明存在的,一切都隻是時間問題,但是生命並不能。有的人煢煢孑立一生,沒有任何人證明他活過;有的生命已經永遠消散了,但是卻給世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甚至驚天動地的影響。這種印象可以點燃人們的**,生命的奇跡往往是在精神力量的加持下發生的。‘魔鬼’的屍體我們並沒有得到,但是我們找到了祝所的四叔,也就是首都軍事醫院院長祝典的早年手記,裏麵就記載了精神科對精神力量的判斷。結合鄢教授的描述,人在極度絕望的情況下,喪失的理智和希望同樣帶走了對生命的渴求——也就是說,生命本質上是一種‘物質’,一種以現代科技還不能識別或者和其他概念分離的物質。怎麽說呢?這種研究實在是太瘋狂了,當年祝院長去新加坡學習的時候就因為這項研究被導師斥責反人類,因此再也沒有著手過。現在祝院長已經去世了,我們能夠做的隻有秘密重啟這項實驗,在國家機密機關的保護和監督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得到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生命在理論上是可以通過精神層麵的療愈人為的縮短或者延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