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強兵王闖三國

第47章 借力打力

短短幾天時間,百姓對張繡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一開始,對張繡的漠然,再到對張繡的感激,最後變成對張繡的狂熱支持。即使育陽縣貧瘠,百姓日子清苦,但人心卻凝聚了起來。

人心在,一切就好辦。

人心散了,事情辦不成。

尤其如今的育陽縣,正大興土木,不斷修建防禦工事,不斷的開墾農田,修築河渠,已經展現出興興向榮的景象。

這一切,都讓百姓看到了希望。

尤其經曆了劉辟、龔都的事情,民心已經徹底凝聚。

所有人,眾誌成城。

張繡把育陽縣的變化看在眼中,心中也是鬆了口氣。民心穩定,百姓支持,他才算徹底的在育陽縣站穩了腳跟。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

這一日,張繡領兵離開育陽縣,南下新野。張繡離開育陽縣,帶上了甘寧和黃召,留下徐庶負責育陽縣的運轉。

張繡身邊的兵力,隻有兩千人。

其餘士兵,留在育陽縣。

對張繡來說,育陽縣才是根本,是大本營,必須留下充足的兵力鎮守。而他南下新野,頂多是小規模的摩擦,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戰事。

張繡南下時,新野鄧家內部,卻吵得不可開交。

新野鄧家,是南陽郡大族。

放眼整個南陽郡,鄧家也排得上號,家族勢力不弱。

張繡誅殺鄧宸的消息傳回,在鄧家掀起了波瀾。鄧家上下各房,一致認為,要嚴懲張繡,讓張繡付出代價,所以才有了鄧景北上的事情。

隻是自鄧景灰溜溜的回來後,鄧家忽然變成了兩派。

一派以鄧景為首,堅定的要報複張繡,讓張繡付出慘痛的代價。

另一派,主張息事寧人,向張繡談和,並且賠禮道歉。之所以主張息事寧人,不是因為張繡對鄧景強硬的態度,是因為張繡斬殺了劉辟好龔都的消息,已經傳到新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