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乂死後,司馬穎把控朝政。不過,他吸取前麵幾名藩王失敗的經驗,沒有進京,讓自己不會處於險地,但所有朝政皆由他而出。
他上位後的第一個做法,就令人側目。
他上表廢除皇後羊氏,把她幽禁於金墉城,然後又廢皇太子覃為清河王。
晉惠帝對這些事見怪不怪,對家人悲慘遭遇視而不見。一則,當然是他白癡,不管親人死活;二則,經過這麽多動亂,他已經習慣了。
河間王司馬顒上表請立丞相司馬穎為太弟。
於是,皇帝下詔,封司馬穎為皇太弟,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如故。
司馬穎自然投桃報李,讓皇帝封司馬顒為大宰、大都督、雍州牧。
太弟司馬穎掌管權力之後,驕奢日甚,專門任用自己人,大失眾望。
司空東海王司馬越沒想到除掉司馬乂這條狼,又來了司馬穎這條虎,當下與右衛將軍陳眕,及長沙王司馬歆的故將上官已等謀劃著搞垮司馬穎。
永興元年(公元304年)秋,七月,陳眕勒兵進入雲龍門,號召三公百僚以及殿中,戒嚴討伐司馬穎!同時恢複皇後羊氏及太子覃的地位。
司馬越知道做事速度要快,當下帶著皇帝北征,他自己為大都督,同時帶上前侍中嵇紹前往。
侍中秦準對嵇紹說:“現在去,安危難測,你有好馬嗎?”意思很明顯,有好馬的話,逃跑的時候能快一點。
嵇紹聽了,正色說:“做臣子的,保護皇帝,不顧生死,要好馬幹什麽!”
這充分說明秦準不了解嵇紹的人性,因為嵇紹是個忠臣,豈會棄君逃跑?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說錯話,往往就是我們對人性的不掌握。假如我們掌握了對方是什麽人,那對方不喜歡聽的話我們還會說嗎?
司馬越又檄召四方之兵,赴者雲集,很快達到了十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