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遇刺之事,如同星火蔓延,很快便在京城圈子傳開,畢竟此事非同小可,若是衝著李帆來便算了,但是個人都知道,這件事情,李帆不過是受了無妄之災,真正的焦點,還是祝允文。
祝允文乃當今聖上最為親近的寵臣心腹,居然有人趕在天子眼皮子底下行刺祝允文的馬車,這簡直就是在耀武揚威,在給嬴千秋一個警告。
沉穩如嬴千秋,都不免龍顏大怒。之後更是下令讓吳彥超帶著京城守衛軍把京城上下翻了個遍,試圖尋找蛛絲馬跡,但他也知道這樣並沒有什麽作用,隻是向行刺者背後的勢力表明了態度,對於此事,他絕不會罷休。
但也有不少好事者傳言,李帆是被宋青書所加害。畢竟那天晚上宋青書與李帆在詩會發生的不快,在推波助瀾的宣傳下,已經演變成了不死不休的死仇,宋青書為追求祝長纓,直接派殺手暗殺情敵李帆!
這樣的消息,雖說在那些大人物耳邊不過是徒增笑話,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但坊間傳聞興盛的,卻恰恰是這樣的兒女情長,為情所困。
於是乎,坊間不少人都篤定此事與宋青書脫不開幹係。這可把宋青書急壞了,他堂堂禮部尚書長子,宋家的未來棟梁,若是因為這等破事蒙受冤屈不說,還影響到宋家威望,那他真是成了宋家罪人。
他也是能屈能伸之輩,當即帶上從北莽進口的上等補品,聲勢浩**地到李家慰問李帆,登門時直接找上李天笑,開門見山請求李家出麵為他還一個公道,不等李天笑反應過來就起身告辭,無奈之下,李天笑隻能找到李帆說明此事,問詢他的意見。
“無妨,此事本就與他無關,既然他肯拉下臉來求我們,便幫他澄清一下吧,說到底,我本就與他沒什麽過節,與其他徹底交惡,不如順水推舟送他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