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舉考試已經過去好幾天,可人們對此還是津津樂道。
尤其是最後那一道題,不知道惹得多少學子為他勞心傷神落淚。
在以往的考試中這樣的題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可是今年卻和以往不同。
當然還被大家樂此不疲謠傳的依然是李帆交白卷的事情。
流言蜚語傳進贏千秋的耳朵,讓他感覺十分不悅。
朝堂之上竟然還有那些個傻帽看不出皇帝心情不好。
不過也有會看臉色之人就好比宋青書的父親,其實從第二天開始,他就告訴自己門下的弟子沒事不要去招惹李帆。
至於剩下那些蠢貨,白白的浪費了自己滿腹學識。
“陛下,臣希望可以治李帆重罪。”
“臣附議,他們藐視朝廷,給這些有學識的學子們丟臉,還望陛下下令!”
聽著那幾個家夥對陳帆的批評,皇帝的臉色越發難看。
這些傻瓜!換做是往常罵兩天也就罷了,可他們竟然想讓皇上治李帆的罪。
而且還是在朝堂之上,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看不出眼下的形勢,這就怨不得別人了。
宋青書不明所以,他看向自己的父親。
如果李帆真的那麽不堪,難道皇上會放過他?
當今陛下對科舉極其看重,如果他真的藐視科考陛下早就已經下旨將他抓起來了。
可到現在一連過了幾天都遲遲沒有動靜,那就說明……
有可能這是陛下的一個計策,利於李帆看一看在這朝堂之上,究竟誰才和他是一條心的。
當然也不排除這是一件雙雕,第一既保全了李帆第二也可以看清當朝的形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皇上作對,那就是和天下作對。
今天你可以大口吃肉大聲喊叫,也許明天你連開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了。
下過早朝皇帝命令幾個尚書全部來他的禦書房。